上海育盟健康生活网首页 > 中医养生 > 黄帝内经对糖尿病的讲解

黄帝内经对糖尿病的讲解

来源:上海育盟健康生活网 日期:2024-2-19 17:50:16 人气:0加入收藏 评论:0 

黄帝内经对糖尿病的讲解了哪些典故和治疗方案?健康养生网了解到糖尿病是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后的产物,但是得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多,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得糖尿病的人十分罕见,二十一世纪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,死亡率仅次于肿瘤,心脑血管疾病,是现在社会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疾病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的饮食结构相对以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动物类等高蛋白食物摄取量增加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大家每顿都能吃到各种美食,甚至还能吃到反季节的食品,这直接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,所以糖尿病也被称作“富贵病”。

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“三多一少”,即多尿、多饮、多食和消瘦(体重下降)。

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病因不外有三:一为饮食不节,过食肥甘,损伤脾胃,致脾胃运化失职;二为情志失调或精神刺激,郁怒伤肝,郁久化火,消灼肺胃之阴;三为素体阴亏,又房事不节,劳欲过度致肾阴更伤。津液的生成、输布和排泄,依赖于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,先天禀赋不足,脏腑功能虚弱,而致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与排泄,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。

那么,古代中医典籍中记载了哪些糖尿病的治疗方案?且看黄帝内经对糖尿病的讲解。

黄帝内经对糖尿病的讲解

1  外感六淫

《灵枢•五变》云:“百疾之始期也,必生于风雨寒暑,循毫毛而入腠理,……或为消瘅”,指出了消渴的产生可因风雨寒暑所致。《素问•气交变大论》也说:“岁水太过,寒气流行,邪害心火,民病身热烦心躁悸,阴厥上下中寒,谵妄心痛…上应辰星。甚则腹大胫肿,喘咳…上应镇星。上临太阳,则雨冰雪,霜不时降……渴而妄冒。”《素问•风论》:“风者,善行而数变,……其热也则消肌肉”,又说:“饮酒中风,则为漏风,……漏风之状,或多汗,常不可单衣,食则汗出,甚则身汗,喘息恶风,衣常濡,口干善渴,不能劳事”。《素问•皮部论》:“邪之始入于皮也……热多则筋弛骨消……”《素问•痹论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,……肝痹者,夜卧则惊,多饮数小便”。从上述经文可知, 外感六淫,寒热失调,可致消渴。

2 七情失和

《灵枢•五变》:“夫柔弱者,必有刚强,刚强多怒,柔者易伤也……怒则气上逆,胸中畜积,血气逆留,宽皮充肤,血脉不行,转而为热,热则消肌肤,故为消瘅”。说明情志失调,气血上逆,胸中蓄瘀,内热结滞,伤津耗液,可形成消渴病。郁和怒均可伤肝,肝气郁结,疏泻失常,运化不利,精微不布,故发为消渴;肝郁化火,下汲肾水,肾虚失固则尿多而甜;肝郁气滞血瘀,还与消渴病多种并发症有关。七情失调,不仅是诱发消渴病的重要因素,也是加重消渴病的重要条件。

3 饮食失调,恣食肥甘及咸味

《素问•奇病论》曰:“脾瘅……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,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满,故其气上溢,转为消渴”。《素问•通评虚实论》“消瘅仆击……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”。《素问•腹中论》曰:“夫热中消中者,皆福贵人也,今禁高粱,是不合其心……”说明肥甘厚味可致脾胃积热内蕴、气机壅滞不通、谷消液耗而发消渴病。《灵枢•五味》“咸走血,多食之,令人渴”,认为“咸入于胃,其气上走中焦,注于脉,则血气走之,血与咸相得则凝,凝则胃中汁注之,注之则胃中竭,竭则咽路焦,故舌本干而善渴。”故咸入于胃,其气上走中焦,随脾气散精之功,上注脉道,血亦中焦之汁,奉心神而化赤,而咸乃寒水之味,故咸与血相得则寒热不相得而凝。凝则燥结,转输失常,不能布散律液上承,脏腑不能为胃行其津液,故致咽路焦枯,舌本干涸而善渴,发为消渴。《素问•阴阳别论》曰:“二阳结,谓之消。”二阳结指胃及大肠俱热结也。胃肠热结多因饮食所伤,气结化热,烁耗阴液,遂发消渴。可见饮食不节与消渴发病关系之密切,同时控制饮食对改善患者病情意义重。

4 气血衰少,五脏柔弱

《内经》认为气血衰少亏虚,导致五脏失养,亦可引发消渴。《灵枢•五变》指出:“五脏皆柔弱者,善病消瘅”。因五脏虚弱,精衰液夺,实为消渴病之形成提供了病理基础。《灵枢•邪气脏腑病形》云:“心脉……微小为消瘅,滑甚为善渴”, “肺脉……微小为消瘅”, “肝脉……小甚为多饮,微小为消瘅”, 肝有疏泄和藏血等功用,主升主动,是调畅人体气机、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。肝失养疏泄失常,或致相火妄动,内烁津液。郑钦安《医学真传•三消症起于何因》谓“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,盖厥阴下水而上火,风火相煽,故生消渴诸症”。[4] “脾脉……微小为消瘅”, 脾为后天之本,有运化水谷并转输精微、化生气血津液等功用,使脏腑、经络、四肢百骸及筋肉皮毛等得到充分营养。脾失养不能为胃行其津液。“肾脉……微小为消瘅”。肾失养而精血亏少,封藏失职,一不能蒸腾津液上承,二不能蒸腾卫气上运温肺固表,而使饮入于胃后不经布散而直趋于下,流失于外。《外台秘要》谓“三消者,本起于肾虚”。《仁斋直指方•消渴》“肾水不竭,安有所谓渴哉”,都揭示了肾脏柔弱与消渴发病的病机特征。故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首创肾气丸治疗消渴病。赵献可《医贯•消渴论》云“治消之法,无分上中下,先治肾为急,惟六味、八味及加减八味随证而服,降其心火,滋其肾水,则渴自止矣”。在《灵枢•本脏》中有:“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”,“肺脆则苦病消瘅易伤”,“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”,“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,“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”的提法,进一步指明了五脏因先天禀赋不足,后天失养而衰弱时,可导致消渴病的产生。

《黄帝内经》原文曰:疾虽久,犹可毕也。言不可治者,未得其术也。患有糖尿病的人需要时刻掌握自身的病情,控制住糖尿病的血糖、血压情况,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好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,适当的锻炼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多了解糖尿病的症状表现,这样可以帮助掌握病情发展。

《黄帝内经对糖尿病的讲解》由上海育盟健康网编辑版权所有,转摘请注明出处,上海育盟感谢您的支持与喜爱!
上一篇: 舌头上有裂纹是什么原因
下一篇: 糖尿病的5大健康风险

网友评论

更多>>

发表评论

热门排行

编辑推荐

  • 没有资料